简体 | 繁体 | 英文
CSCEC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军魂永驻·荣趁忠
发布时间: 2022-12-01 分享到:

1.jpg

“承担淮海水泥厂和中国矿业学院施工任务的00226部队(原基建工程兵22支队212团),截至12月5日,提前二十六天,超额 12%完成了全年工作量计划……这个部队能够在施工生产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主要是各级干部执行上级指示严肃认真,领导作风深入,岗位责任制落实得好。在执行成本提成奖的同时,广泛推行了’六包一奖’,使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得到更多的好处。从而,调动了干部战士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提高了工效,保证了全年任务的提前完成。”1982年,12月18日,基建工程兵报第2版刊登了这样一篇简讯。原中建八局第四建筑公司党委书记荣趁忠,正是“领导作风深入,岗位责任制落实得好”中的一员。

1981年,9月30日,刚刚调任212团政治处主任的荣趁忠从南京出发,乘车北上徐州。这是他参军以来的第8次调任,也是第29次搬家。自此,直到1996年退休,他一直与212团,与八局四同行。

“我1956年入党,党龄65年”,与后辈们回忆自己的基建工程兵岁月,荣趁忠侃侃而谈,岁月的风在他头上吹满了霜雪,军旅生涯亦在他坚毅的面孔上留下斑驳痕迹,然而他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昂扬着一个老兵独有的精神:“咱们公司的历史,我是了解的。这么多年的发展经历,我总结中建八局四公司的精神,有三点:一是听党指挥,二是开拓创新,三是艰苦奋斗。”

“解放的仗打完了,建设的仗还没打完”

2.png

1936年7月1日,荣趁忠出生在河北省深泽县一个农民家庭。荣趁忠的成长,伴随着艰苦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4年夏,荣趁忠初中毕业,毅然响应党和国家召唤投笔从戎,报考中央军委机要干部学校。抗美援朝战争后,国家开始兵役制度改革,陆、海、空三军急需干部,在校部分学生提前毕业,荣趁忠被分配到了铁道兵部队。

1965年春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基建工程兵,荣趁忠接受指令,正式成为了基建工程兵队伍的一员。荣趁忠回忆说:“解放的仗打完了,建设的仗还没打完,旧中国一穷二白,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基建工程兵很快便在党的指挥下顶到了新中国建设一线。

1974年,隶属22支队的荣趁忠随部队开拨“一个车站一个猴,一条大街走到头”的辽阳市,建设辽阳化纤总厂。为支持项目建设,国家建工部与四川省政府协商,从四川省安装公司调出800余人支援建设,补充安装力量。荣趁忠受命前往四川办理交接、开展动员,他找到这批职工中的老党员和政治骨干,动员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协助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当时,这批建设者中,部分家庭存在困难,荣趁忠特地赶往家属区,看望老工人、老干部和他们的家属,给予经济帮助。接受这一任务时,荣趁忠已患肾病多年,此前还做过一次手术,连日的长途跋涉和紧张工作,使他尿结石复发,尿血、腰痛,可他却咬紧牙关,“不能耽误行程”。

“辽化”动工后,建设场面蔚为大观,“到处是人,到处是战场”,可队伍很快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工程有效施工期仅十几个月,中间经过一个漫长、酷寒的冬季,为了争时间、抢速度,支队和团党委决定开展冬季施工。辽宁的冬天大雪覆土数月,冻土深达半米多,从国外购买的挖沟机、管道铺设机无法使用,管沟施工难以推进。团党委下达指令,“全团总动员,大干10天,圆满完成任务迎新年”。

“冻土硬,大家的意志更硬。”机关干部在完成本职任务外,也支援前线,荣趁忠顶着风雪,同战士们一起,破冻土、挖地沟。然而,冻土的坚硬远超想象,“用镐狠劲砸去,就像敲到了石头,仅仅留下一个白点”。挖了一上午,挖出了一个洗脸盆似的坑,“大家意识到,像战争年代打仗一样,今天遇到硬茬子了”。其后,部队采用“火攻”,找了一些废木料,放在管沟上面燃烧,冻土烤化,才得以顺利开挖,完成建设任务。

在“毛主席圈定我施工,建设辽化多光荣”口号的鼓舞下,荣趁忠在内的数万建设大军信念坚定,豪情满怀,“建一流队伍、干一流工程、创一流业绩、当一流战士”,成了参战官兵的自觉。758公顷的建设工地上,白天红旗飘扬,夜间灯火通明,机械马达声伴随着施工号子形成了最好的旋律。1979年10月,“辽化”投料试车,偌大一个工程,仅用5年时间就全部竣工。

1983年,基建工程兵22支队撤改为中国建筑总公司第八工程局,212团改编为中建八局第四建筑公司。是年10月,东营市成立,为加快油田的开发建设,上级下发指示,212团落户东营。在此之前,东营是垦利县的一个村庄,“盐碱地,荒无人烟”,“街不成街,路不成路,无城无市”,“当时常被戏称为山东省的‘西伯利亚’”。这样的条件之下,迁驻垦利县,子女上学、治病住院、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团党委派专人前往东营,成立指挥所,积极与政府沟通,联系落实工程任务,购买土地,筹建公司基地,推进部队转业。荣趁忠也开展集中培训,作动员教育,就许多具体问题做了动员和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212团面临着老兵退伍的问题,即将退伍的战士有1300人,占人数的全团三分之一,其中很多人来自相对贫困落后的中西部,思想斗争很激烈。安置退伍军人这样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很强,工作量很大”的工作也落到了荣趁忠头上。荣趁忠向团党委提出要求,成立退伍办公室,协调各方,为退伍战士争取最大的“安抚”。同时他也做起动员教育工作,找战士谈话,摸清走留态度,“有困难的就帮助”,指导督促办理各种手续。同时“先易后难”,家庭富裕、退伍费用少的先走,逐步开放,“人流带动人流”,退伍手续办理因人而异,不“一刀切”。半个多月的时间,绝大多数老战士愉快地离开了部队,仅剩50人因特殊原因还未离开。

转战东营后,撤改造成的另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有的连队仅剩下70余人,可以参与施工的仅40余人,组织机构不适应生产要求,“形不成战斗力”。荣趁忠向团里提议调整编制,合并机构,突出重点,收缩战线,充实、加强一线队伍。同时他对全团四百余名干部的品德、能力、文化、性格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特点搭配领导班子,各得其所,并将干部优先配置到基层一线,解决了生产组织问题。

1985年5月中旬,荣趁忠携带基建工程兵212团全部印鉴赴京,悉数上缴至基建工程兵撤改领导组。至此,212团的撤改工作全部完成。

此后,荣趁忠在东营,参与了胜利油田物资总库厂房和青年楼等大型施工任务。提起那段奋斗回忆,荣趁忠讲道:“服从命令是军队的天职,不管是部队时期还是改编成企业,这是一脉相承的品格,是一贯的优良作风。”

“干革命,做工作,就是向困难做斗争”

3.jpg

1979年,当时隶属212团的荣趁忠随队来到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东铁环山下,建设年产100万吨硅酸盐水泥的淮海水泥厂。这一项目是“六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5.31万平方米,单体233个,属20世纪70年代3大水泥厂之一。

初到徐州,除了一身军装和简单的行李,荣趁忠别无他物,“分给宿舍里的,徒有四壁,连张床都没有”,条件十分艰苦。而作为212团“建团首战”的淮海水泥厂,有着“长、大、高、难”的特点——即施工战线长、建筑物长、给排水管路长;建筑物体量大、土石方工程量大、混凝土浇注量大;建筑物高;安装难度大、交叉作业难,“别说212团第一次遇到,就算具有施工经验的老土建团,也几乎没有干过”,任务十分艰巨。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团党委坚定决心,制定方案,迅速从“三通一平”施工入手,削峰填谷,挖沟埋管,1981年6月末,项目顺利完成“三通一平”和6万平方米的临时设施及生活区部分建筑,为厂区正式开工打下坚实基础。厂区施工开始后,团里迅速投入兵力,高峰期达到4000余人,现场每天有近百辆运输汽车穿梭拉运建筑材料。

1982年,淮海水泥厂建设迎来关键时期。团里对各施工项目的形象进度统一安排,分为七一、十一和元旦3个“战役”来打,每一战役开始时,首先分别召开党员、干部和军人大会,对工期、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提出具体要求,宣布奖惩办法;同时,把过去由营、连安排施工计划,改由团里统一安排,从团、营到连队,各级明确分工,成立现场指挥组,就地、就近解决出现的问题;每个战役结束后,各营、连认真检查评比,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这一期间,项目生料搅拌储存库、原料磨坊、熟料库等主要工程,提前30-45天完成年度进度计划。

当时党委和政治处下连队较少,既不能发挥政治机关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又不利于锻炼机关干部的领导能力。连队存在思想混乱的问题,建设陷入被动。荣趁忠一众专门成立工作支队,每周用不少于三个半天的时间,深入施工现场和连队调查,准确了解和掌握每个时期干部、战士的思想状况,向团党委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还专门喊出口号,“施工任务上不去,联队面貌不改变,不回机关”,一转了建设的颓势。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按计划建成了全部厂房、设备基础、20个超高圆简库和4个75.9米高的生料搅拌库、11座万吨容量的简仓、面积1.6万平方米的大型钢拱梁石灰石预均化库以及办公楼、职工住宅楼和商场等生活配套设施。按照工程量计算,挖填土石方207万立方米,砌筑砖石9.16万立方米,现浇钢筋混凝土14.3万立方米,预制混凝土1.86万立方米。

1985年3月,转业后的中建八局四公司承揽到当时为山东省“第一高”的华林大厦工程,这是一处座落在青岛经济开发区、高22层的工程。公司迅速组织三大队进场施工,当时三大队200多名职工,全是清一色刚脱下军装的“兵改工”战士。在条件十分艰苦、施工机具少、人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发扬退伍不褪色的“铁军”精神,开展劳动竞赛,实行定额施工,日夜轮班作业。在打基础的时候,队长更是喊着奋斗到底的口号,打水泥,连续干了一夜。就这样,这支队伍创造了主体结构施工的“青岛速度”,青岛政府和人民群众,也对这支“特别能战斗”施工队伍刮目相看,山东省电视台在新闻黄金时间段进行了报道。

对此,荣趁忠在回忆录里写道:“艰苦奋斗,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韧劲。干革命,做工作,就是向困难做斗争。”

“外地来的四公司,打了个漂亮仗”

4.jpg

        讲述中,荣趁忠说:“咱们第一个到青岛,第一个到大连,是带一些冒险精神的。企业,要出去闯荡,开拓进取。闯不好怎么办,当时也有心理斗争,想法很多,但是不干不闯,死守一个地方,不行。大家怀着信念,闯天下,开拓市场,从青岛到大连,南至广东潮州、汕头,北到东北,直到今天。这一点,四公司是在八局最先开始的。”

1984年,青岛市被国家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兵改工”不到一年的中建八局四公司,以敏锐的眼光洞察经济形势变化,紧追改革开放大潮,确立了“立足东营、瞄准沿海、开拓大连、发展青岛”的经营战略。正是这一年,公司领导亲率市场经营人员,从东营基地东征青岛,成为首家进驻青岛的中央建筑施工企业。华林大厦之后,四公司在青岛建筑市场初露锋芒。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四公司通过华林大厦这个“点”,一步一步向青岛市场这个“面”打开,中建八局四公司青岛分公司应运而生,接连承建了中行大厦、丝旅大厦、王朝大酒店等当时青岛市屈指可数的高层建筑,显现了企业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开创了八局区域经营的先河。

四公司在青岛的成绩,引起了大连建委的注意,工程因此找上了门,第一个工程是当时大连最大的港中合资项目——大连九州饭店。为了更快更好地建设这一项目,四公司学习采用“鲁布革”管理经验,打破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实行项目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的项目法施工,使工程质量、管理品质、施工速度、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得到了长足的提升,这也是八局范围内首次推广这一经验。

“作为当时大连第一大工程,搭设脚手架和保障人员安全是需要首先考虑的两点问题。我们到一局去,学习建设中国银行,看人家搭建的脚手架,爬到上面学技术。”荣趁忠告诉我们。

靠着这种钻劲儿,大连九州饭店这座高90米的大型建筑,从开工到完成,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每层楼的工期最快为6天,平均为8.8天。而按国家平均工期,4.3万多平方米的九州饭店工程,一般要用4年多的时间建成。

《大连日报》头版报道“外地来连的中建八局四公司,打了一个漂亮仗”,同时发表评论员文章《是样子,也是镜子》,盛赞了项目的建设:“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八局第四公司所以能以超快的速度完成九州饭店主楼主体工程,绝不是偶然的。为了完成这一工程,他们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管理层)和一支组织性纪律性较强的有战斗力的施工队伍(劳务层)。在施工中,他们实行了奖惩结合的承包责任制,使用了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因此,工程速度快、质量好,做到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样子,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一项目中应用的“鲁布革”管理经验,随后被应用到了四公司的其他项目中,四公司又在全国各地建设了不少高品质工程,其中青岛区域更是脱颖而出。承建的青岛海关技术业务用房工程,创造了4天一层的“青岛速度”,获得四公司首个“鲁班奖”,这也是青岛市首个“鲁班奖”;在方圆大厦主体结构施工中,缩短至3天一层,刷新了“青岛速度”……1996年,时任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亲临青岛视察工作,在参观了中建八局四公司青岛分公司的工地后,挥笔题写“岛城显风流”5个大字,笔锋俊秀。

荣趁忠这样总结道:“开拓精神,勇于创新,勇于学习,认真向外获取经验,是四公司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965年7月,我乘火车去往重庆,到建工部第二工程局(基建工程兵21支队前身)赴任。经过贵州时,上来一群苗族青年。旅途中聊起天来,得知我是铁道兵,(他们)就激动地对我说,修通了铁路,走出山沟,才知道路这么宽,外面的世界这么大。”回忆起初到基建工程兵部队的旅途,荣趁忠这样说道。

那天,火车过了安顺,广播里放起了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